危机下的创新 领导力

“危机下的创新领导力” 是IDEO企划的一系列与中国商业领袖的对话,关注后疫情时代,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如何持续引领变革,建立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IDEO全球合伙人及中国区执行总裁黄智恒(Tony Wong)为系列撰写的引言。

系列引言:

后疫情时代,中国商业领袖的三种创新领导姿态

过去两个月里,突发的新冠疫情将中国一把拽入寒冬。但正如“危机”这个词的蕴意,有危险就有机遇。在最近与许多客户和同仁交流中,我看到了巨大的希望和乐观心态,相信中国新一代的伟大公司,会是那些能坚毅地把握当前机遇的“冬天的孩子”。

尽管疫情对这些高管各自的企业和业绩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但他们在挑战面前表现出了极强的韧劲,深信这是加速企业适应日益多变的市场的绝佳机会。他们不仅希望利用这个机会重塑业务,还希望在挫折中反思,重建一种注重倾听和适应顾客需求变化的新型组织,来提高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健康、更可持续和更长期地发展。令我们深受启发的是,他们懂得运用不同的领导力思维,来建设各自的商业战略。疫情所造成的各方面的极度制约,也让商业领导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领导理念,并对业务提出新的问题。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深入探索中国商业领袖在经济复苏之际的思索。我们会分别与展现了三种不同创新领导姿态的商业领袖展开一系列对话,了解在眼下这个复苏时期,他们如何看待设计创新在重塑战略及变革过程中所带来的价值。

挣脱固有竞争优势,加速变革重塑

“这场危机促使我们终于把一直拖着没做的事情做起来了。”

许多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套强大的职能体系,并且在组织结构上鼓励各职能独立高效地运作。长期实践证明,这种工作方式对于成熟的行业确实行之有效,能够拉动渐进式增长。然而,尽管这种组织结构有助于企业高效运营,但也使企业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时,难以从固有的核心竞争力中跳脱出来,实现新的转向。如今,企业要懂得如何去创造新的想法、并且拥抱并成功执行它,这种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得更为紧迫。

当前的新冠疫情带来了企业加速转型的契机。在这个空隙,企业有机会站在新的角度来反思业务的优先级。在以前,各种日常业务往往牵制着公司做出变革,但现在这些牵制暂时不见了。在这样的当下高管可以聚焦让组织做好适应未知的准备。其中的核心就是成为学习型的组织,让员工们善于拥抱可能在一开始无法理解的新事物,并能在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将新的学习收获付诸于自身的日常工作中。这是个模糊不定的过程,但设计可以在其中起到领航的作用,创建具体生动的场景,不断对现有职能体系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时,才能更加从容不迫。

企业领导如何利用这段宝贵的“低谷”,转型成为适应未来的组织?
为什么学习型组织要比其他组织能更好地适应疫情后的市场环境?

立足新的需求转向,探寻变革方向

“没有人能肯定地说,未来会怎么样。危机一来,行业的很多做法就被打乱了。过去几个月,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我们担心自己会和市场脱节,不论是与我们的用户还是我们的员工。我们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找到新的业务重心。”

对于许多企业高管来说,当前是一个需要摸索“新常态”的不确定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从被动响应现有趋势,转变成为主动引领构建新趋势的巨大机会。他们带着以人为本的视角,甄别和应对各种新兴挑战,例如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如何管理远程办公团队,或是如何为客户打造新的零接触服务等。

以人为本的设计旨在了解人们的需求,由表及里深入洞察,挖掘人们的潜在动机,从中找到市场上现有产品和服务所不能满足的设计机会。这套方法能帮助企业领导者制定战略和找到解决方案,打造出转变市场趋势和驱动新产业的新型业务。因此可以说,这套方法在经济危机下的效果尤为显著,能推动企业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度过这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并在调整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企业高管如何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运用到后疫情战略中?
这套方法如何与现有的商业计划相辅相成?

把握市场重整契机,拓展现有业务

“那些最终挺过这场危机的,将获得一个竞争更少、客户更庞大的新市场。现在是时候发挥我们的优势,创造性地拓展和完善现有业务。”

许多企业高管已经预见到,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行业将经历淘汰和整合。因此,他们选择放手一搏,进一步扩大业务。在找寻新的解决方案过程中,他们采用“动手思考”的方法,通过设计原型来收集反馈,激发新的问题,与用户和创客共同设计打造更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平衡考量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帮助企业重新调整,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可能最重要的是,这能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面对快速变化的后疫情市场带来的契机,商业领袖正在如何利用设计思维里的建模探索企业的发展途径?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有哪些创造性的做法可以降低企业的扩张和投资风险?

以上的这些领导变革的姿态是有迹可循的

要知道,中国企业已经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转型和变革,这些“领导姿态”由来已久,只不过这场空前危机促使他们重新聚焦并更加坚定。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催生了一批效率极高的公司,能够生产出像高铁网络这样的世界一流的产品。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消费市场日益成熟,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必须在这场经济转型中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要实现下一波增长,企业要掌握新的技能,这些技能不是为了更高效地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而是为全球树立新的标杆。我们已经看到,在这次疫情期间,中国正在以领导者的姿态,利用数字技术和医疗应对体系,为所有正在抗击疫情的国家树立了绝佳典范。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将深入这些中国商业领袖的思维世界,了解他们采取了哪些应对行动,以及在这场危机复苏时随之而来的机遇点。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将陆续发布<危机下的创新领导力>系列的商业领袖对话,希望这些对话能激荡出新的思想火花、心得体会和探讨。我们如何把疫情带来的各种制约变成培育创新的沃土,化危为机,让创造力开出新的生命之花?

危机下的创新领导力|对话滴滴出行豪华车事业部总经理杨楠
危机下的创新领导力|对话艾莱依集团董事长陈频

危机下的创新领导力|对话方太油烟机产品线总经理王艳辉

项目日期 : 2020年4月2日

为了提升您的浏览体验,IDEO的网站会使用Cookie。
阅读我们的Cookie政策。